2019年7月31日,随着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简称“国家溯源管理平台”)启动会召开一周年的到来,平台接入量突破260万辆,这标志着国家溯源管理平台实现了对260万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全面有效监管,使动力蓄电池溯源管理工作真正做到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责任可究,昭示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的溯源管理由“理论层面”全面走向“实操阶段”。
国家溯源管理平台接入量超过260万辆
2018年被誉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实施的元年,其中《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两大核心政策的实施以及“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的上线运行,预示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的溯源管理逐步走向正轨。尤其是国家溯源管理平台的正式上线运行意味着动力蓄电池“生产—销售—回收—再生—生产再利用”模式“闭环”中每一个环节的监测溯源管理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国家溯源平台数据监测情况
国家溯源管理平台寄托着政府主管部门对动力蓄电池溯源管理和回收利用工作的殷切希望。“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作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一环,事关重大,要统筹谋划、扎实推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制度先行、规范管理、试点示范、有序推进的思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加快推进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2018年7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出席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启动会时强调。为此,工信部委托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建立的国家溯源平台包含车载管理模块和回收利用管理模块两大模块,涵盖新能源汽车监测和动力蓄电池溯源功能,为我国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信息采集与管理的官方平台,可实现对各环节主体履行回收利用溯源责任情况实施监测。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出席国家溯源管理平台启动会
自2018年7月31日“国家溯源管理平台”正式实施以来,无论是整车企业、电池企业,还是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梯次利用企业、再生利用企业等,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体系。以“国家溯源管理平台”正式启动为起点,各企业通过地区开展协作、共建共用回收网络等措施,在动力蓄电池溯源管理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推进我国动力蓄电池溯源管理工作正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动力蓄电池回收网络体系示意图
如今,值此国家溯源管理平台启动会召开一周年之际,平台实现了对260万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全面有效监管,基本涵盖了对市场上流通动力蓄电池的全面溯源管理。这对动力蓄电池产业链末端,尤其是退役后的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再循环,对动力蓄电池行业“闭环”的形成,以及对美丽环保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性意义。